
广生堂转型创新药遭遇波折,四年半亏损7.34亿,子公司估值两年增长25%
广生堂在转型创新药的四年半时间内亏损达7.34亿,其子公司成功引资2.5亿,估值在两年内增长25%,显示出一定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这一转型虽然面临挑战,但子公司的良好表现可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摘要的准确度和字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概括了主要内容。
中青网记者徐佳
时隔两年,广生堂(300436.SZ)的创新药子公司再次引入外部投资者。
9月1日晚间,广生堂发布公告,公司创新药控股子公司福建广生中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生中霖”)拟通过增资扩股及对外股权转让的方式引入重要投资者,交易金额合计为2.5亿元。
中青网记者注意到,这是广生中霖继2023年初实施增资扩股之后,再次引入外部股东。本次增资中,广生中霖的投前估值为25亿元,较前次增资提升5亿元,增幅25%。
事实上,自2015年上市以来,广生堂一直在推进向创新药企转型。然而,大量的研发、销售费用开支,拖累公司业绩表现。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广生堂已连续四年半亏损,净利润累计亏损7.34亿元。
作为广生堂的创新药平台,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广生中霖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90.72万元、801.62万元,净利润亏损8543.13万元、1965.84万元。
通过本次交易,广生中霖将增强资本实力,及时补充运营所需资金,推进在研创新药的研发进程。
创新药子公司引资2.5亿
广生中霖本次引入投资者分为两步进行。
具体来看,广生中霖拟以投前整体估值25亿元进行增资,济南泰神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济南泰神”)、华欣石恒科技创业投资基金(青岛)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华欣石恒”)分别以1.41亿元、5000万元认购广生中霖新增注册资本2196.60万元、777万元。
同时,济南泰神拟按照广生中霖投前整体估值17.5亿元分别受让福州奥泰五期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福州奥泰六期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分别简称“奥泰五期、奥泰六期”)各自持有的对应651万元注册资本的广生中霖股权,合计交易金额5864.8649万元。两笔交易金额合计为2.5亿元。
中青网记者注意到,本次交易中,股权转让方奥泰五期、奥泰六期是广生堂核心员工(包含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平台。2021年,广生堂以在研的五款创新药和货币资金与员工持股平台共同发起设立广生中霖。
2023年初,广生中霖实施增资扩股,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专业投资基金福州创新创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德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下属专业产业投资基金宁德市汇聚一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简称“创新创科、宁德汇聚”)等4名投资者合计对广生中霖增资2.2亿元,广生堂对广生中霖的持股比例由90%下降至81.0811%。
本次交易中,广生堂放弃优先购买权和优先认缴出资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广生中霖注册资本由3.89亿元增加至4.18亿元,广生堂对广生中霖持股比例由81.0811%变为75.3163%,广生中霖仍为广生堂的控股子公司,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更。
与前次交易相比,本次交易中,广生中霖的整体估值已经提升了5亿元,两年时间增长25%。
值得一提的是,广生中霖此次引入的投资者也具有国资背景。天眼查显示,济南泰神刚完成注册设立,其背后主要为山东国资,而华欣石恒的主要出资人包括山东国资、石家庄国资、大连国资。
推进9.77亿定增加码创新药研发
时隔两年再次为广生中霖引入国资股东,广生堂意在继续加码创新药发展。
此次广生堂表示,广生中霖作为公司的创新药研发平台,承担着高投入、长周期的创新药物开发任务。通过本次交易,广生中霖将增强资本实力,及时补充运营所需资金,加速推进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肝纤维化治疗创新药GST-HG151在内的在研创新药的研发进程,提升人才吸引力和研发效能,助力核心创新药产品早日获批上市并实现商业化,从而创造更大研发价值,但具体对公司本年度经营业绩和未来业绩的影响尚不确定。广生中霖将抓住中国创新药发展机遇,推动在研药物早日上市。
中青网记者注意到,自2015年IPO上市以来,广生堂就明确向创新药企转型,全面启动肝脏健康和抗病毒领域的创新药研发。然而,在深入推进创新药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广生堂投入大量的研发、销售费用开支,拖累了公司业绩表现。
2015年至2019年,广生堂的净利润由1.03亿元下降至1074.19万元,2020年回升至1482.45万元。
2021年至2024年,广生堂连续四年亏损,各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3488.66万元、1.27亿元、3.49亿元、1.56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4607.63万元、1.32亿元、3.54亿元、2亿元。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广生堂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下降4.27%;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6668.81万元、7083.78万元,同比下降85.95%、46.97%。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1587.4万元,同比减少14.31%;销售费用为1亿元,同比增长10.4%。
粗略计算,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广生堂的净利润累计亏损7.34亿元。
作为广生堂的创新药平台,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广生中霖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90.72万元、801.62万元,净利润亏损8543.13万元、1965.84万元。
不过,广生堂的创新药战略也实现突破。其中,GST-HG141于7月成功入组II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GST-HG131完成II期研究并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成为公司继GST-HG141之后第二款获此认定的创新药物;GST-HG131联合GST-HG141的II期临床试验挑战乙肝临床治愈,属于国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体系支持的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重点创新药,成功纳入“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项目”并获临床试验批准。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广生堂还在推进新一轮再融资加码创新药研发。8月末,广生堂发布修订后的定增方案,公司拟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77亿元,其中5.98亿元投入创新药研发项目,剩余募集资金分别投入到中药传统名方产业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yxjz.org.cn/post/72.html发布于 2025-09-03 17:00:3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中青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