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母亲行动|“终于敢跳广场舞了”:盆底疾病患者重获生活自信的背后

“说起漏尿,那可是太糟心了。”近日,在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68岁的宋女士可算找到了倾诉的对象,面对接诊医生,重拾健康的宋女士迫不及待分享着她康复的过程。“自十多年起我就打喷嚏、咳嗽、大笑漏尿,因为怕有异味,不敢跟老姐妹们拉呱闲聊,更不敢去跳广场舞,现在好了,做完康复又可以继续跳广场舞了!”

健康中国·母亲行动|“终于敢跳广场舞了”:盆底疾病患者重获生活自信的背后

今年6月,淄博市妇女联合会、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桓台县妇女联合会与桓台县妇幼保健院盆底康复中心联合开展了淄博市“健康中国·母亲行动”的大型盆底健康诊疗公益活动,宋女士便是活动免费救治患者中的一员。

“有时哪怕没有尿,也总是想去厕所。平时感觉有尿,还没到厕所就尿裤子了。干活时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就想尿,有时还没到厕所就要尿出来。”提起疾病带来的不便,宋女士叫苦不迭,“长期漏尿让我睡眠质量差,整天晕晕乎乎的,精神头也不好,所以一看到咱的活动,我就赶紧报了名。”而在成功通过报名筛查后,宋女士接受了详细的检查,并接受了盆底射频治疗及八髎穴针灸治疗。“就治疗了一周,我就能感觉到有变化。”宋女士分享道,“憋尿时间比以前延长了,睡眠质量较之前也改善不少,慢慢地我也敢走出家门了。”

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主治医师袁杰介绍,漏尿又称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时漏尿(压力性尿失禁)、突发强烈尿意(急迫性尿失禁)等。长期忽视可能导致皮肤感染、尿路疾病及心理焦虑。袁杰科普说,事实上40岁以上女性人群,大约每3人就有1人受到漏尿的困扰,年龄越大比例越高。认识它、重视它,积极应对是治疗尿失禁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漏尿并不是老年‘专属病’,产后女性、更年期人群均需重视。早筛查、早干预是关键。”

健康中国·母亲行动|“终于敢跳广场舞了”:盆底疾病患者重获生活自信的背后

那么应该如何尽早进行干预呢?袁杰分享了从自我训练到专业诊疗的健康管理全指南。她介绍,盆底肌训练是改善漏尿症状的基础方法。具体操作为:有意识地收缩肛门及尿道周围肌肉(类似憋尿动作),保持3~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完成3组。这一动作可增强盆底肌群力量,提升控尿能力。除针对性训练外,日常习惯调整同样关键。建议控制体重以减轻腹压,避免便秘及过量摄入咖啡因、酒精;养成定时排尿习惯(每2~3小时一次),避免长期憋尿;同时减少提重物、长时间咳嗽等可能增加腹压的行为。

健康中国·母亲行动|“终于敢跳广场舞了”:盆底疾病患者重获生活自信的背后

此外,当出现尿频、尿急、排尿无力或漏尿频繁影响生活时,需及时就医。若伴随尿痛、血尿、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感染,更应尽快排查。突发漏尿则需警惕神经或脊柱问题。就医后,医生通常会安排尿常规、盆底彩超、泌尿系超声及尿动力学检查等项目,以明确病因及病情程度。

而在治疗方面,袁杰介绍,针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米拉贝隆、托特罗定等,以及绝经后女性可用的局部雌激素软膏。盆底康复治疗涵盖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磁刺激、射频治疗及中医针灸、肌筋膜手法治疗等多种技术,旨在多维度修复盆底功能。若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对于尿频尿急尿不尽等膀胱活跃综合征或神经源性膀胱则无法通过手术得以有效改善,还是建议广大女性朋友出现上述症状尽早就诊,及早干预,及时止损。

“这些特殊人群需格外重视,产后女性应在42天后完善盆底评估,尽早启动康复治疗;中老年人则需先排查糖尿病、脑卒中后遗症等慢性疾病,再制定个性化方案。”袁杰表示,漏尿虽为常见问题,却可能引发焦虑或社交障碍。患者需明确:这是可治疗的疾病,无需因羞耻感延误就诊。与医生坦诚沟通症状,必要时联合心理咨询,能更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存在相关困扰者尽早筛查评估,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实现健康管理。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高阳 通讯员魏启跃)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27273.html

(0)
中青网的头像中青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23日 上午11:25
下一篇 2025年8月23日 上午11: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