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6 月 30 日,立陶宛部长萨卡利埃内与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在马尼拉签署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份协议涉及网络安全、海上安全及弹药生产等领域合作,表面上是应对所谓 “地区安全威胁”,实则处处针对中国。萨卡利埃内甚至公开鼓动菲律宾谴责中国在南海的行动,声称中国 “破坏和平友好邻邦形象”,还呼吁 “民主国家” 联合对抗。
如今立陶宛转身与菲律宾勾连,本质是在中立关系破裂后寻求新的政治筹码。正如中国时政评论人司马平邦指出,立陶宛政客通过碰瓷中国讨好美国和欧洲大国,试图在北约或欧盟体系中换取 “好前程”。
从禁止华为参与 5G 建设到退出中国 – 中东欧 “17+1” 合作机制,再到炒作涉台涉港议题,立陶宛的每一步都在配合美国的遏华战略。如今与菲律宾签署防务协议,更是试图通过介入南海事务,在西方阵营中刷存在感。
这边把中国这个重要的经济伙伴得罪透了,那边也没能真正挤入西方的核心圈子,得不到啥像样的庇护,反倒让自己在国际上处境更尴尬,遇事连个搭把手的都没有。执政的这帮人因此被骂得抬不起头,真是两边不讨好,成了里外不是人的冤大头。
对此,有人批评立陶宛 “蚍蜉撼树”,“一个欧洲小国不远万里掺和南海,除了刷存在感,看不出任何实际意义”。也有人指出菲律宾 “甘当棋子”,“美国航母刚进南海,菲律宾就急着签协议,明摆着是给主子递投名状”。
这场看似热闹的 “防务合作” 背后,暴露的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与投机。立陶宛试图通过反华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菲律宾则希望借域外势力在南海问题上施压中国。然而,这种基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不仅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正如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任何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制。而立陶宛和菲律宾的政客们,终将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代价。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1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