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气象台
7月3日8时35分发布
今年第12个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预计今天的最高气温可达36~37℃
需继续注意防暑降温
网友:小黄比我上班都早
周五和双休日上海继续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双休日的最高气温可达39~40℃。下周初,副热带高压北抬,上海主要处在副热带高压西南侧,受偏东气流或东南风影响,高温强度有所减弱,下周中后期的最高气温调至35℃上下。偏东气流也带来海上充沛水汽,下周出现短时阵雨或雷雨机会增加,在防暑降温同时还需防范雨水搞突袭。
今年第3号台风“木恩”刚刚生成
今天凌晨5时,今年第3号台风“木恩”(英文名称:Mun;名字来源:密克罗尼西亚;名称意义:六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8时其中心位于距离日本东京东偏南约1140公里的洋面上,未来主要在海上活动,对我国无影响。“木恩”的生成也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副热带高压在海上的势力减弱,有利于热带对流的发生和发展,给华东地区缓解暑热带来希望。
一个月超300人死亡
约260例与它有关
西班牙近日遭遇今年首轮强热浪侵袭。当地时间7月2日,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和埃斯特雷马杜拉自治区,各有一人因高温天气死亡。
据西班牙国家卫生部门统计,仅今年6月,高温已造成该国超过300人死亡,其中已有约260例被确认与中暑、热射病等高温直接相关。
7月1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发布报告称,欧洲大部分地区正经历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今年6月或成为欧洲有记录以来最热6月之一。而在刚刚到来的7月,欧洲的高温天气仍在持续。
三车相撞!有司机“热昏头”
近日,热心市民反映,交通路1933号门口附近发生一起三车相撞交通事故,交警及时出警处理事故,疏通交通,所幸人员基本没受伤。
据其中1名当事人反映,由于天气太热,他在车内睡着了,造成了这次险情。
据市民提供的现场视频可以看到
三辆小车横卧在马路一侧
占据着东向西车道
其中一辆车整个轮胎被撞到上街沿边,马路上撒落着各类碎片,
好在天气炎热,事发时马路上车辆行人并不多。
这里需要提醒,接下来连续高温不断,防止天热“热昏”,司机务必保持充足睡眠,驾驶时提前准备好提神醒脑的物品。
92岁老人步行2小时中暑
部分医院在高温第一天
就收治了不少中暑病人
92岁高龄的高老伯就是其中一位
6月27日中午,高老伯像往日一样,吃好午饭骑三轮车去邻村逛逛。当天正午气温直逼38度,高老伯中途因为中暑晕了过去。。
医生介绍,老人送医时,体温高达39.6度,氧饱和度降至92%,被诊断为中暑。
目前,高老伯的情况已经稳定,但仍需输液、逐步恢复脏器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为例,高温第一天,医院就接诊了4位患者。去年夏天,医院共收治40名左右的中暑患者,其中10%病情严重,被确诊为热射病,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专家建议,高龄老人、户外工作者这类夏季中暑高发人群应重点关注。
全国首次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
7月2日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
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
一起了解哪里风险等级高↓
未来一周,在副热带高压的掌控下,以江南地区为中心,高温天气将大面积向外扩展,华北南部、黄淮至江南、华南的大部地区都将体验“蒸桑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浙江等地还可能出现40℃及以上的酷热天气。不仅白天热,不少地方夜间最低气温也可达30℃左右,可谓是昼蒸夜煮连轴热。
从首次发布的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看,2日20时至3日20时——
- 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东北地区北部及内蒙古、新疆等地高温健康风险较高,建议大家使用空调等降温设备调节环境温度,保持室内凉爽,及时补充水分,外出穿轻便宽松衣物,减少户外剧烈活动。
- 江苏、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高,建议公众减少户外活动,体温较高时可用冷水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出现中暑先兆症状,及时使用解暑药品。
持久的高温高湿,对身体健康会带来威胁,增加中暑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风险。高温健康风险极高的区域主要出现在江苏北部、山东中东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黑龙江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建议当地公众不要在高温时段外出,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不适症状,及时使用解暑药品,严重时立即就医,警惕热射病的发生。
高温带来的不仅仅是体感不适,还可能在短期内对健康造成一系列危害,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专家表示,高温下,人体排汗机制可能崩溃,引发一系列热相关疾病。轻则出现热疹、热水肿、热晕厥,重则发生重症中暑,如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同时,高温还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催化剂”,可加剧循环、呼吸、泌尿及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及时关注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高温健康风险。
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与高温预警有何不同?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首席李怡介绍,与气象部门发布的常规高温预警不同,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更多表征了高温对健康的影响,与疾病风险关联,反映了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疾病风险的增加。
从预警分级标准来看,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并非依据单一气温要素,而是根据高温与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率的暴露反应关系分析得出。它的等级由日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两项风险阈值指标来划分,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其中低风险和中等风险属于健康风险监测和警示阶段,不面向公众发布。
关于高温健康风险分级健康提示
一起了解↓↓↓
长辈们
别再不舍得开空调了
比空调病更可怕的是它!
热射病不是普通中暑
严重时会致命!
来源: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上海天气发布、中央气象台、新闻坊、央视新闻、网友评论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1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