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坐!”下课铃声响起,在湖南长沙一家康复中心,几个孩子挤在一条拉布拉多犬身边,与多数犬不同,面对零食诱惑、孩子们的叫喊甚至揪扯,它没有过多反应,安静地将头搭在孩子腿上。
课堂上,这条犬配合训练员与孩子进行互动:套圈、握手、触摸……训练员下达休息指令后,这条一岁多的犬恢复活泼一面,躺在训练员身边撒娇。
这条在外人眼中“少年老成”的拉布拉多名叫糖糖,是一条孤独症服务犬(治疗犬),而它身边的孩子则是几位正在接受康复训练、进行课堂学习的孤独症(自闭症)儿童,他们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近日,长沙市天心区第九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主题活动暨中国孤独症服务犬首批入驻仪式在长沙市天心区有色大厦举行。活动之后,孤独症服务犬糖糖正式开始它的工作。
此后一段时间,糖糖将陪伴这些孩子上课、外出。工作人员介绍,这类治疗犬并不能完全代替治疗,也不是绝对的完美,但它参与到孤独症的治疗环境中,将对一些孩子带来积极作用。
△孤独症服务犬糖糖和训练员陈嵩在课堂。图/史继超摄
2024年末,湖南残联在内的多部门联合印发《湖南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计划用4年时间,完善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机制,改善孤独症儿童成长发展的环境。
不过,采访中多方也表示,因治疗犬进入国内时间较短,社会认可度较低,加之无明确法律规范进行界定,给这类治疗犬的工作、推广带来影响,如不能乘坐地铁、高铁等现实困难,需在不断探索中慢慢解决。
“陪伴上课、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是伙伴、朋友,而非宠物
孩子:我喜欢它的尾巴
“它是一条15个月大的拉布拉多犬。”孤独症服务犬糖糖现在的训练员陈嵩7月份开始与糖糖接触,目前已和糖糖有了一定默契。
“狗狗也知道,掉到地上的东西?”“不能吃,老师。”课堂中陈嵩和孩子们交流。彼时,有一粒狗粮掉到了地上,不过受过专业训练的糖糖没有理睬。“现在它鼻子上放好几粒零食能很长时间保持不动。”陈嵩介绍。
△糖糖(治疗犬)面对零食诱惑可以保持较长时间不动。图/史继超摄
对于有家长害怕狗会咬人,十多年没养狗的陈嵩表示,他刚开始参加培训的时候,和家长们担心的差不多,但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
“上课前需要对狗狗的情绪进行调整,带它进入状态,比如太兴奋了让它缓下来,也需要对一起上课的孩子有一个评估。”陈嵩说。
△课堂中,治疗犬糖糖和孩子们互动。图/史继超摄
在课上的其他时间,孩子们排队和糖糖进行互动,让糖糖接零食、套圈,进行抚摸……而在授课学习阶段,糖糖静静地在一旁陪伴,陈嵩表示这样的课程糖糖每天需要参与两小时左右。
课间铃声响起,一些孩子跑出教室,糖糖获得片刻休息。不过也有不少孩子找糖糖玩耍,期间有的孩子在一旁抚摸,还有的则躺在糖糖身上,孩子甚至一度压在糖糖身上。
期间有一位孩子则突然撕扯糖糖的耳朵,被家长“紧急撤回”,不过糖糖没有表现出过激反应,嗅了嗅孩子继续趴在地上眯起眼睛休息,记者蹲在其身边以陌生人身份进行干扰动作,糖糖没有表现出不安。
△课间,不少孩子选择和糖糖一起玩。图/史继超摄
“喜欢和狗狗玩”“有糖糖在我很开心”……课间几个孩子抢着说,不过,陈嵩表示,外人看孤独症孩子和别的孩子相比,有时候可能看不出不同,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中午治疗犬糖糖要进行午休。图/史继超摄
“像今天那个孩子跳绳,他一定要求我数数,有这种刻板印象加上情绪的突然爆发,他自己就难以控制。”陈嵩介绍,一些孩子的情况体现在刻板行为、认知等方面。外界细微的变化,可能就会让孩子们产生较强烈反应。
△训练员陈嵩与治疗犬糖糖一起。图/史继超摄
采访当日,一个孩子放声大哭,陈嵩一度暂停采访,与治疗犬糖糖一同进入屋内平复孩子情绪。“狗狗(治疗犬)介入后,孩子好奇、触摸、互动,转移注意力,原有的波动情绪就会有一定缓和。”陈嵩说。
“它也会累,会给它自己独立的休息空间。”陈嵩介绍。中午,陈嵩将糖糖的笼子安置在屋内,供其休息。
△采访间隙,糖糖在一旁休息。图/曹杨哲摄
“不仅是让狗狗适应环境。”陈嵩介绍,因为糖糖刚来不久,近期一个重点方向是让狗狗和孩子彼此熟悉,陪伴孩子实地上课,这也是狗狗由“职场新人”向“骨干”转变的必要过程。
“要让双方达成默契,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突然压到它,它可以有所动作,但不能有过激行为,我们也会告诉孩子狗狗是朋友,不能压到它,让孩子们将狗狗理解为共同成长的伙伴而非宠物。”
“50米的路”很多孤独症患者家庭走了很久
陪伴外出,但也要适应狗狗不在的日子
6岁的灿灿是一位星星的孩子,性格相对腼腆,训练员陈嵩介绍,和不少家长一样,灿灿的长辈一开始并不愿意孩子与糖糖(孤独症服务犬)接触,而灿灿在一开始也对体型较大的糖糖(孤独症服务犬)有些害怕。
“他(灿灿)之前会好奇,但更多是害怕,偷偷碰一下狗狗,然后跑开,现在好多了。”陈嵩表示他们会让孤独症服务犬以小动物的身份吸引、引导孩子行为,孩子也会借助它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现场,记者看到有的孩子躺在糖糖(孤独症服务犬)身旁,尽管在课上对糖糖的热情还有一点羞涩,但灿灿也抢着躺了过来:“我也不怕。”
△治疗犬糖糖和孩子在一起。图/史继超摄
采访中,灿灿躺在糖糖(孤独症服务犬)身边偷偷和记者说:“喜欢糖糖(孤独症服务犬)的尾巴,很有趣,好可爱。”
25日,记者与灿灿,孤独症服务犬糖糖,训练员陈嵩一同进行了一次户外活动——去楼下距离50米左右的超市买东西。尽管只有50米,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却走了很久。
陈嵩表示,户外活动对于这些孩子而言不可缺少,但同时也是一些孩子很排斥的事。“室内课程不能完全代替外出,会进行评估,带一些孩子出去。”
不过临出门前灿灿表现出了不满,一直要求回去,并表现出了一定的抗拒行为,糖糖(孤独症服务犬)一直安静地蹲在孩子脚边,“和糖糖一起去……”在老师们的努力下,灿灿最终决定出门。
△训练员陈嵩、治疗犬糖糖和孩子一同去超市买东西。图/周翼摄
“孤独症服务犬陪伴外出,更多是让孩子们通过犬将兴趣转移到其他事情上。”陈嵩说。
到达现场,孤独症服务犬糖糖被留在超市门口,在灿灿十几分钟的购物过程中,糖糖(孤独症服务犬)展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趴在超市入口对于路人偶尔的挑逗并未理会。
△治疗犬糖糖在超市门口安静等待。图/周翼摄
同行过程中,灿灿相对沉默,但多次主动与糖糖(孤独症服务犬)互动:糖糖坐。
“这次让糖糖(孤独症服务犬)在外面等待,有时候也会陪小朋友一同购物,这是我们的一个目的,不能让孩子形成对狗狗的依赖,要让孩子接受没有狗狗陪在身边的日子。”
△外出结束,治疗犬糖糖在休息。图/周翼摄
在陈嵩看来,孤独症服务犬的作用并不是绝对或完美的,其作用在于辅助课程与陪伴这些孩子的社会化活动,老师、家长则是作为引导与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当然也需要孩子们自己努力迈过这道坎,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更好成长。
稳定、安全、可靠是关键
万里挑一:选拔从出生二十天后就开始了
“它(治疗犬糖糖)的性格属于能静能动那一类,符合稳定、安全、可靠的治疗犬要求,这次来机构,也会针对机构需求,进行调整,不断学习。”
国家高级宠物训导师宁震先生2017年进入治疗犬行业,是糖糖的第一位训练员,从糖糖六七个月的时候就训练、照顾至今。
最初从事警犬训练的宁先生表示,治疗犬不限于某个犬种,不过拉布拉多、金毛等犬种因总体而言性格更稳定,抗压能力较强,被选择的几率更高。
△治疗犬糖糖的两位训练员正在为带糖糖和孩子外出做准备。图/周翼摄
“会根据多种因素选狗,(在家庭中)有的孩子性格相对急躁,我们会选体型偏大的(狗),可以说‘亦师亦友’,他要把狗狗当成伙伴,但也要有畏惧感,不能把治疗犬当玩具,若只从安全角度,那配一只很小的狗最好,但治疗犬的属性并不是这样。”
宁先生表示,此次选择拉布拉多犬糖糖的一个原因,也是有的孩子会倒在狗狗身上,小型犬可能无法胜任。
在个体选择上,宁先生表示这是一个严格且充满淘汰的过程,“首要考虑的还是性格,会看这只犬父母、爷爷奶奶的性格情况,是否有咬人史,这是一个基础。”
△课间,治疗犬糖糖在独自玩耍。图/史继超摄
宁先生表示糖糖这一批从出生后二十几天就进行过挑选,入选者被进行包含社会化训练在内的重点培养。“比如把它拿起来看它不会害怕,制造声响看狗狗反应……后期训练的目的也是降低狗狗的敏感度。”
“技能方面基础内容有坐、卧、立等,后续会针对服务特点增加,训练中发现达不到标准,也会淘汰,”宁先生介绍,治疗犬糖糖这一批在后期训练中的淘汰率达到半数,而关键的性格淘汰则一直存在。“万里挑一不是一个夸张的描述。”
除了陪伴星星的孩子,宁先生介绍,治疗犬也适用于养老院、医院等不同场景,只是侧重点有细微不同。“比如孩子相对敏感,在认知上存在一定弱势。”
不过,宁先生也表示,相较于其他环境,让治疗犬参与到星星的孩子们之中是比较困难的一类。
△训练员陈嵩和糖糖正在训练。图/受访者提供
宁先生觉得,与警犬这类工作犬相比,治疗犬在细节、社会化方面的训练会更多,“比如犬类从小开始就会有等级地位,我们通常会把等级地位更高的幼犬作为警犬候选人,而治疗犬则需要取中间值,不能太强势、弱势。”
宁先生称,因治疗犬作为较新领域进入国内不久,在很多方面相对不成熟,他们目前的训练也是在不断摸索之中,同时结合不同需求进行本土化改进,这期间存在挑战,但也是一次新的契机。
国内尚无专门认证和管理法规,治疗犬社会认可度仍有待提高
“希望我们的治疗犬能乘坐高铁、地铁播撒至潇湘大地”
“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障碍,核心特征是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孩子可能回避眼神接触、难以理解他人情绪,或执着于特定仪式动作。”二级心理咨询师徐力介绍。
徐力表示,对自闭症谱系儿童,孤独症服务犬作为社交媒介,促进眼神接触、语言表达和情绪调节;动物辅助疗愈可以帮助情绪调节,和狗狗互动能让自闭症孩子的情绪脑区活跃度降低18%,社交脑区提升22%,抚摸毛发也可以带来积极作用。
△训练员陈嵩和治疗犬糖糖在走廊。图/史继超摄
据悉,2024年12月,湖南多部门联合印发《湖南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该方案文件有效期自2024年12月26日起,至2028年12月31日止,计划用4年左右的时间,完善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将孤独症儿童筛查、诊断、干预、教育、社会保障贯通衔接……
记者了解到《方案》中涉及诊断、治疗、家庭支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
此外,2024年12月31日民政部、中国残联发布《关于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形成家庭、政府和社会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该《通知》亦对各类机构的专业性、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要求。
同时,近年来,伴随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了解逐渐深入,对治疗犬一类辅助犬的关注度也日渐提升,询问怎么获取治疗犬的声音开始出现。
不过对于一些网友而言,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述:治疗犬是个新事物、犬只数量较少,加之宠物犬伤人事件时有发生,部分网友仍将之看作宠物犬,对于其身份工作也持有怀疑态度。
△有网友表示不理解,但也有网友期待能领到属于自己的治疗犬。图/网络
而近日一8岁孤独症儿童在苍山走失,被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也进一步引发部分网友对特教机构专业性、安全性、教学手段的质疑。
由此在治疗犬方面,“如何掌握尺度,不能因孩子害怕狗,给孩子造成新的阴影这一观点”也被部分业内人士提及。另有业内人士表示,因孤独症服务犬选拔、训练的标准较高,加上参与工作后需巩固训练,一条犬的成本对于多数家庭并不现实。
△相关文件。图/网络
湖南四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波介绍,目前并没有权威机构或目录将治疗犬是否属于工作犬进行区分,广义上的工作犬包含治疗犬,细分列别中治疗犬是区别于工作犬、辅助犬或服务犬的一个类别。
“我国尚未就治疗犬建立专门的认证和管理法规,这导致其在出入公共场所、提供专业服务时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其安全与卫生保障也多依赖于机构自律。”
“现在非常头疼的是我们的狗狗不能乘坐地铁、高铁这类交通工具,比如去外地福利院,通行是一个较大的问题。”治疗犬糖糖所在的星语林康复中心主任陈榕介绍。
“每个人对狗狗都有自己的印象,有的人可能不理解,就像有的人对导盲犬的观点一样,希望社会各界对治疗犬有更多的了解与认可。”陈榕说。
潇湘晨报实习记者史继超 摄影记者周翼 实习生曹杨哲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2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