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马里兰州一家宠物用品公司老板奥布莱恩的控诉,撕开了美国关税政策的一道现实伤口:他从海外进口的价值15万美元的宠物狗背带,若按现行关税政策运回美国,需支付高达21.7万美元的运费和税款,远超货物本身价值。面对这一荒诞的数学题,他愤慨直言“不如一把火烧了库存”。这场看似极端的个体困境,实则是美国中小企业集体挣扎的缩影。
表面看,关税似乎只是企业利润的“减法”,但深层矛盾在于政策逻辑的断裂。特朗普政府声称加税旨在“重振美国制造”,但现实是:海外生产的产品即使叠加高关税,仍比本土制造便宜。以奥布莱恩的狗背带为例,海外生产含税成本86美元,而美国制造需114美元——但建厂需100万美元投资,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承担。
有网友质疑企业“暴利”,认为“1美元成本卖10美元”的高毛利足以消化关税压力。然而数据揭示另一面:奥布莱恩的产品若按含税成本定价86美元,企业仍将亏损44美元/件;若转嫁消费者,价格需翻三倍至114美元,远超市场承受力。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彻底挤压,陷入“出口即亏损”的死循环。
经济学家指出,关税政策的“回旋镖效应”正在显现。加州政府已起诉联邦政府,指控关税导致该州经济损失数十亿美元;美联储警告通胀风险加剧,美股单日蒸发万亿市值。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分析,短期阵痛可能演变为长期衰退:中小企业倒闭潮将冲击就业市场,而被迫转嫁成本的消费品涨价将进一步抑制内需,形成恶性循环。
当奥布莱恩们考虑焚烧库存时,烧掉的不仅是货物,更是对政策的信任与生存的希望。这场危机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全球化深度嵌套的今天,单边主义贸易政策已沦为“经济自残工具”。若美国继续沉迷于关税幻觉,恐将亲手点燃更多中小企业的“绝望之火”,最终灼伤的,仍是自己的经济根基。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