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电·大象新闻 卢超峰
2025年8月26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全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调度暨冷库食品安全行政指导会。会议深入贯彻市场监管总局和省纪委监委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部署要求,推动监管制度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市场监管局分管局长和食品经营安全监管科(处)长,以及面积5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冷库经营单位负责人齐聚郑州,共同分析研判当前食品安全形势,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形势分析:食品安全面临多重挑战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从全省情况看,主要面临四方面挑战:
新业态带来新风险。网络订餐、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食品经营新业态日益兴起,这些新业态在给群众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监管挑战。部分线上商家资质不全、加工环境不达标、食品储存运输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基础薄弱。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多为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三小”业态量大面广,生产经营条件简陋,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农村集体聚餐活动频繁,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法治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淡薄,不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过程控制等制度,有的甚至为了降低成本不惜以次充好、使用劣质原料。
协同监管效能有待提升。在实际工作中,信息共享不够及时、联动响应不够迅速、职责边界不够清晰等问题依然存在。面对一些跨领域、跨环节的复杂问题时,还未能完全形成“一盘棋”的工作合力。
本次会议是河南省市场监管系统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和省纪委监委部署要求,会议重点分析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督促指导冷库经营单位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制度创新:冷库库长责任制全面推行
为解决冷库食品安全问题,河南省正在全面推行冷库库长责任制。这一制度包括行政管理责任制、企业主体责任制和专业防疫责任制三个方面。
冷库行政管理责任制实行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分类管理。原则上属地副区(市)县级领导担任冷链食品批发市场、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冷库库长;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担任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冷库库长。
企业主体责任制要求,冷库确定一名负责人作为防控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防控及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好环境消毒、从业人员防护等各项防控措施。
专业防疫责任制要求,冷库应配备与防疫工作相适应的专业防疫责任人,负责监督冷库开办方、管理者、经营者落实防控要求,定期开展人、物、环境消毒消杀。
管理创新:《贮存冷库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指南》出台
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制订了河南省首个《贮存冷库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指南》,为冷冻冷藏食品贮存环节规范开展食品安全管理提供遵循。
《指南》共分经营资质、管理架构、制度机制、入库查验、贮存管理、出库管理、培训考核、工作奖惩、管理档案9部分,对库、人、物、车等冷库贮存各要素和食品入库、贮存、出库全过程各环节管理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指南》有四大特点:适用业态全,覆盖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自有冷库和代贮冷库;法律依据足,避免出现法外设置责任义务;主体责任清,确保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管理措施细,从温度记录频次到食品堆码存放要求都有具体规定。
监管举措:专项行动与日常监管相结合
全省将开展冷藏冷冻肉制品专项检查行动,以“底数清、排查全、整改实”为目标,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明确底数建立台账,夯实监管基础。通过网格化排查与企业自主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第三方冷库、大型肉制品生产企业、企业食堂及大型餐饮单位进行全面摸排,详细登记经营主体信息,建立健全“一户一档”监管台账。
聚焦重点全面排查,深挖风险隐患。围绕台账清单,监管人员聚焦四类重点单位,开展针对性检查。对第三方冷库,重点核查备案手续、出入库记录及温度监控情况;对大型肉制品生产企业,深入检查原料验收、生产加工及成品储存等环节的合规性。
强化整改形成闭环,巩固监管成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监管人员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内容、时限及要求,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落实”。同时,建立“回头看”机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
技术赋能:智慧监管提升冷链管理效能
河南华鼎冷链仓配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企业代表,分享了数字化管理创新实践。该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雪豹数智大模型被列为河南省首批4个工业大模型之一,实现了冷链仓储管理的智能化升级。
该模型以通用大模型为基础,深度融合冷链行业专业知识和企业5年的技术沉淀,通过专项小模型辅助,用智能Agent贯穿客服、营销、仓储、履约全链路。系统既懂算法的“聪明”,更懂冷链的“专业”,能精准识别哪些食材怕冻、哪些需要精准控温、哪些订单要优先配送。
精准预测与库存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市场需求,智能调节库存水平,减少食材积压,从源头降低食品临期、过期风险。系统可根据往期“周转周期”“运输周期”“调拨时间”,自动计算“安全效期预警线”,在食品到期前15天发出预警。
智能仓内作业管理:根据拣货员工作负荷与设备状态实时优化作业流程,避免作业延误导致的食材失温。通过阶段性食材进出热力图,识别高频拣选区域,科学决策货架布局,减少无效搬运导致的破损和交叉污染。
三级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层统筹、总监负责、安全员执行”的三级管理体系,由雪豹大模型提供数据支撑。安全总监的月度报告、安全员的异常统计都会同步到模型中,为智能分析和风险预判提供数据基础。
下一阶段: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集中整治
会议部署了下一阶段全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集中整治工作。将聚焦农村市场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过期食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针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问题,将加强对“三小”业态的监管,通过规范提升、集中加工、淘汰取缔等方式,促进其健康发展。特别是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活动的指导与监管,防止群体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
全省将建立健全冷藏冷冻肉制品长效监管机制,持续强化检查力度,全力守护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同时推广“人工+智能”质检方式,实现智能效期管理,在食品到期前15天发出预警,避免过期食品流入市场。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民生工程。河南作为食品工业大省,现有食品规上工业企业2730家,产业链规模超万亿元。随着冷藏冷冻食品需求的增长,冷链物流环节占食品企业运营成本高达43%,构建“消费导向”的全链条物流服务体系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这次会议,河南将进一步夯实冷链食品安全防线,紧盯群众关切,针对掺杂掺假、非法添加、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突出问题加大打击力度,坚决落实“处罚到人”,始终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保持高压震慑态势,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加安心、放心!
审核:王霆杰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2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