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魏广宝 通讯员 张振丽/文图
烈日当空,暑气蒸腾。平日清静的小乡村里,此刻却异常庄重——一面国徽高悬于房檐下,几张方桌拼成的审判台前,一场巡回审判即将拉开帷幕……
在一起相邻关系纠纷案中,考虑到案件当事人身体有疾,为方便当事人诉讼,让公平正义更加贴近群众,8月20日,南召县人民法院将庭审现场“搬”到皇后乡皇后村,开展巡回审判,当地30余名村民到场旁听。南阳中院微直播团队对庭审全程进行新浪微博图文直播,省、市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受邀见证庭审并现场采访。
原告刘某与被告范某系前后院邻居,原告的房屋后墙距被告房屋前院墙之间7米左右系空地。2022年,被告将该空地垫高约50厘米,并在距原告房屋后墙30厘米处垒砌了一道长约13米的土石堰,造成原告后墙根处在降雨季节排水不畅,形成一定积水,给原告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该纠纷经乡政府、村委会多次调解均未能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原告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立即拆除擅自垒砌的土石堰,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巡回审判正式开始。庭审中,云阳法庭庭长吴继飞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双方举证、质证、辩论,耐心听取当事人陈述,并从“六尺巷”的典故引出话题,从邻里应互谅互让、和睦相处的乡土人情出发,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邻关系规定进行调解,讲清“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的邻里相处之道。因当事双方经调解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法庭判决被告范某将其修建于原告刘某房屋后方的土石堰整体向北移至距原告房屋后墙1米处。
庭审结束后,法官结合鲜活的案例现场普法,向旁听庭审的村民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相关条款,详细讲解了宅基地权属、相邻权等法律常识,并现场为村民们发放了法律知识宣传彩页,提醒村民们“远亲不如近邻”,在日常生活中要珍惜邻里关系,互谅互让、和谐相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村民在观摩完巡回审判后,感慨地说:“法官来到咱村里开庭,不光解决了乡亲们的烦心事,还让大伙儿都学到了法律知识,这种就地为老百姓解决纠纷的方式真好!”巡回审判带来的“零距离”司法体验,赢得了基层群众的连声称赞,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国徽所至,法槌敲响之处,即是法治信仰生根发芽之地。下一步,南召法院将持续推动巡回审判工作走深走实,不断优化服务模式,让法官多下乡、法庭多流动、服务多下沉,用“看得见、听得懂、信得过”的方式,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用实际行动守护乡村安宁,为基层治理筑牢法治根基。
【编审:赵勇生】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2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