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壶瓶山泉·高山论道”首届湖湘小说创作交流会在常德石门县举行。文学创作者与评论家们围绕地域创作局限与优势、中短篇小说转型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同步开展创作实践研讨。
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水运宪,湖南省作协副主席、省小说学会会长阎真,湖南省作协副主席、省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马笑泉,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副会长、湘潭理工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张建安,省小说学会副会长、《初中生》主编江冬,省小说学会副会长、《湖南文学》副主编赵燕飞,省小说学会秘书长李砚青,省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应江,省小说学会理事、文化访谈长视频“非说book啊”主理人非牛,常德市文联主席杨凡,常德市作协主席谈雅丽,常德市作协副主席刘少一,省小说学会副会长、常德市作协副主席陈文双,常德市作协副主席许玲,常德市作协副主席戴希,常德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唐益红,常德市作协党支部书记、副主席李万军,常德市作协特邀嘉宾胡宇,常德市作协理事、副秘书长刘启波,常德市作协理事李政达,石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军,石门县政协副主席李平,石门县文联主席韩勇,石门县作协主席熊星,石门县文联创联室主任、县作协秘书长唐玉梅,石门县作家陈文曙,澧县作家苏大平出席,文学爱好者、湖南壶瓶玉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炜等出席了8月13日到8月15日的这次创作交流活动。
△8月14日首届湖湘小说创作交流会与会作家、评论家合影。
8月14日的创作交流会议由马笑泉主持,大家围绕地域小说创作的局限和优势、常德本土作家在中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创作方面的成绩及二者之间的转换路径和跨越方法两大主题展开,并联系国内小说创作现状进行广泛讨论。
李平代表石门县相关部门致欢迎辞。他表示,石门厚重的历史底蕴与多彩的民族风情为文学想象提供了独特沃土,祝愿各位作家暂避尘嚣,心接千载,用敏锐的笔触深情描绘与深刻诠释石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烟云、现实图景与百姓悲欢。
杨凡介绍了常德市文学发展现状。她指出,当下常德小说创作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多元的探索姿态,形成了引人瞩目的常德文学现象。常德小说创作队伍结构合理,代际传承有序。她表示,当前常德小说创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作家们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吸纳中外优秀经验,拓展艺术边界,提升作品的审美与感染力。
“小说要把读者的心点亮”,水运宪以自身创作实践为例,打响了研讨会“第一枪”。他指出,常德现阶段文学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在小说,且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小说创作首先要明确方向,对核心内容要有清晰构想,塑造好典型人物。他还结合《戴花》的创作,就如何处理生命中最刻骨的经历分享心得,强调越是熟悉的生活和人物,越要在内心深处进行充分沉淀,避免写作时因为太贴近而导致“失真”。
阎真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梳理,并认为现在仍是一个由长篇小说主导的文学时代。他强调创作长篇小说要能够理出一条思想线索,找准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核”。他还以具体创作案例说明如何通过细节刻画和氛围烘托,在曲折反复中展现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张建安从文学理论的角度阐释了小说创作中思想脉络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创作实践,讲述如何将小说创作技巧融入散文创作。他认为,小说在结构、人物塑造、细节刻画、氛围营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成果,对其他文体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赵燕飞从编辑工作实践出发,对“地方性”写作进行了重点解读。她指出,过于追求“地方性”会让作品的传播受阻,过于追求“普遍性”,又会让“地方性”乏善可陈。她鼓励大家在“地方性”与“普遍性”中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用陌生化的语言、全新的眼光视角,将地方性经验、风俗民情精当地融入小说创作。
江冬对当前文坛的抄袭现象提出了质疑和反思。他认为抄袭者缺乏起码的尊重,这种尊重包含三层意思:对文学的尊重,对同行的尊重,还有对自己的尊重。失去了尊重之心的写作者,只会在背离文学的路上越走越远。他对这种行为表示匪夷所思,事实上强调了作家坚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和重要性。
李砚青认为小说写的是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至于地域性,人物生活在哪里就是哪里。他觉得湖南90后作家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还有待加强,并表示,即将开始这方面的创作,同时不放弃中短篇小说创作。
卢应江表示,从前辈作家的发言中获得了深刻启示,提振了创作信心。他会带着这些启示沉入到创作中去,保持创作的初心和艺术的纯粹。
作为已经在诗歌和散文领域中取得实绩的作家,谈雅丽表示,在完成“中国河湖三部曲”系列长篇散文创作后,将集中笔力转入小说创作。她表达了对小说创作的热爱和期待,并坦承自己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希望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逐一解决。
刘少一扎根石门县62年,拥有丰富的本土生活经验。他表示,自己过去依托乡土生活和公安工作经历,一直埋头创作中、短篇小说,现在想进行长篇小说创作,既是一次大总结,同时也期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突破。
陈文双以沈从文为例,阐释了何为“独属于自己的生活”。他认为作家和作品的成败,都在于写出这种“独属性”,而地域生活在写作上的意义,也在于为这种“独属性”提供帮助。他同样对抄袭现象表示了强烈的不理解,因为这与“独属性”相违背。
许玲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路。她表示,自己曾经受到朋友们建议的影响,在严肃文学创作和网络小说创作间有过摇摆,并对是否追随同辈成功女作家的风格有过考量,但经过思索后,还是决定继续遵循自己的天性创作,不去刻意求“狠”,而是写出自己对世界和人物的宽厚态度。
戴希介绍了常德市小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队伍建设和总体成绩。他认为,从小小说到中短篇小说之间的跨越有难度,并表示,自己在继续创作小小说的同时,也会从短篇小说入手,实现这一转换。
苏大平一直在小县城中坚持阅读世界文学,他表达了自己对形式创新的关注,并认为越是小地方的作者,越要通过阅读世界文学,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坐标。
马笑泉在总结中提出,小说家要根据各自的禀赋和经验,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唯一之路”。地域性可能提供路标,但不应成为束缚。坐而论道之后,更重要的是起而行之。那些暂时还没有解决的困惑,也是引领作家们前行的动力,最后将在各自诚恳的、真实的创作实践中得到澄清和解决。
△作家们采风东山峰管理区。
为期三天的首届湖湘小说创作交流会由湖南省小说学会主办,常德市作家协会、石门县文联和湖南壶瓶玉液食品有限公司承办,石门县作家协会协办。
会议期间,与会者还深入白云山林场、东山峰管理区、壶瓶山镇等地进行现场采风,充分感受到了石门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发展之力。作家们纷纷表示,将用生动的笔触把石门的风情民俗、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企业发展书写到小说中去,让更多人了解石门、走进石门,同时为推动新时代湖南小说创作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潇湘晨报记者刘建勇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2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