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称17岁女孩卖男友不构成人口拐卖,快评:“卖男友”不该被当成一个笑话

律师称17岁女孩卖男友不构成人口拐卖,快评:“卖男友”不该被当成一个笑话

今日,由女子卖掉男友后安排10天旅游引发热议(此前报道:),由三湘都市报主持的话题律师称女孩卖男友不构成人口拐卖

19岁广东男子小黄(广州湛江籍),2024年在台球厅结识17岁女友小周后同居。小周谎称父母是“福建富商”,家族在缅甸有生意,持续洗脑诱骗小黄赴缅工作。2025年2月2日,两人抵达泰缅边境后,小周以“接人”为由离开,小黄被持枪人员押至缅甸凯旋电诈园区,小周获利10万元。小黄因无法完成诈骗业绩,遭毒打致听力受损、暴瘦。被囚禁4个月后,家属通过缅甸潮汕商会支付35万元赎金,于2025年6月将其救回。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谢博洪律师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小周其行为实质是跨国人口贩卖,但中国《刑法》中“拐卖妇女、儿童罪”未涵盖成年男性,法律存在空白。小周虽然不构成拐卖,但是她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把小黄卖进电诈园区,小黄可能面临身体上的伤害,小周从主观意愿上追求该情况的发生,其行为涉嫌非法拘禁罪或故意伤害罪。

热评:“卖男友”不该被当成一个笑话

近日,一名19岁小伙被17岁女友以10万卖到缅甸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其中,不乏戏谑之词。

诚然,此事因其性别角色反转而显得新奇。基于传统的法理与社会认知,成年男性相较于妇女、儿童及老人等群体,通常被认为具有更强的自我保护能力,不易成为犯罪的受害者。因此,在我国只有“拐卖妇女、儿童罪”,并无“拐卖成年男性罪”。这就好比强奸罪不涵盖男性受害者一样。

然而,伴随社会发展与犯罪形态的迭代更新,以往被视为“罕见”或“难以想象”的犯罪模式,如今不仅可能出现,甚至有潜在的多发趋势。因此,面对此类“卖男友”事件,我们还真得跳出吃瓜心态,不能看个热闹就完了,更应该引起重视和思考。

首先,面对新型犯罪形态,法律体系需要动态完善。当然,这并非像大家说的“增设一个‘拐卖成年男性罪’就可以了”这么简单。任何一项新罪名的设立,都需要经过严密的论证程序,同时考虑到社会治理的整体影响。

但至少,考虑挖掘现有法律资源的解释与适用空间,将新型犯罪形态纳入既有罪名的规制范围,是务实可行的。例如,是否研究将“拐卖人口罪”的保护对象拓展至所有性别和年龄段的自然人,以适应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的现实。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每一个看到这则新闻的普通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抱有“赚大钱”的幻想,不追逐、轻信所谓“精英人设”,对短期内“异常热情”的人保持警惕和清醒。毕竟,面对危险,事前预防永远比事后补救更有意义。

全媒体记者 虢灿 唐雨琪 视频 危玖

微信改版了

现在刷到我们的推文全凭缘分

拜托大家把三湘都市报“设为星标”

让我们的缘分更深一点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26154.html

(0)
中青网的头像中青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18日 下午8:08
下一篇 2025年8月19日 上午1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