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活鸭都要上百元,但烤鸭只要 25 元?” 最近这个话题冲上了热搜。很多人觉得奇怪,活鸭价格不低,做成烤鸭反倒这么便宜,店家还能挣钱,这背后藏着什么门道?有啥猫腻吗?
这就好比一头猪,猪肉能卖钱,猪下水、猪皮也各有用途,能创造额外收益。樱桃谷鸭也是如此,鸭身用来做低价烤鸭吸引顾客,其他部位则被送到不同的市场:鸭翅鸭掌能做成卤味,鸭胗鸭肝是餐桌上的常见菜,鸭毛可以加工成羽绒制品。这些部位加起来的收益,能大大摊薄鸭身的成本,所以即使烤鸭卖 25 元,店家依然有利润。
对消费者来说,25 元能买到一只烤鸭,觉得很划算;对店家来说,靠鸭身引流,靠其他部位赚钱,形成了良性循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活鸭价格高,烤鸭却能卖得便宜 —— 不是店家在做赔本买卖,而是他们把一只鸭子的价值 “吃干榨净”,用整体收益覆盖了单一产品的低价。
这件事也让人们明白,很多看似不合理的价格背后,都有一套成熟的商业逻辑。就像这只 25 元的烤鸭,它的利润不在鸭身本身,而在整个产业链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生活里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只要多留意,就能发现那些藏在日常背后的经营智慧。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19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