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更好地推进湖南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湖南省发改委联合媒体开展“走千企万户、听百姓声音”系列活动,正式开启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为湖南省“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潇湘晨报记者跟随湖南省发改委一起走进园区企业、专业机构、基层一线、田间厂舍、街头巷尾等,访谈专业人士和一线工作者,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
7月2日,夏日的骄阳似火,在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诚集团”)的生产车间,也是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在内燃机车新能源改造车间,一辆辆看上去与普通机车无异的火车头正在进行调试试验。目前联诚集团已累计获得订单15台,累计交付新能源改造机车10台。
“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这个趋势在‘十五五’期间会更加明显。”联诚集团副总经理董欣说。
谈未来: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
联诚集团是一家轨道交通装备部件行业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前身是1979年创建的原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厂厂属集体企业劳动服务公司,2002年4月整体改制为全员持股的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联诚集团已成为国内轨道交通装备部件行业关键部件供应商和湖南省千亿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核心成员,为湖南省制造业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民营企业税收贡献100强。
联诚集团车间
可以说,在轨道交通领域,联诚集团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不过,当前却不是躺在“功劳薄”上的时候,联诚集团清醒地看到,公司若想长足发展,还要继续“出海”“出圈”,必然的路径就是数智化。“发展是没有天花板的,只有思维的天花板。”联诚集团党委书记刘朝晖说。
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就包括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等。
政策的东风,让在株洲的联诚集团倍感振奋。
对于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董欣认为有以下趋势:“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将在‘十五五’期间到达一个更高的层次,行业竞争将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竞争的领取不再是增量市场,而是满足客户需求。“
“存量市场决定,未来维保、检修等后市场将会出现大的发展。”
基于这些判断,联诚集团未来不仅要出海,还要“出圈”。所谓的“出圈”,是走出舒适圈。
“在刚性增长的时候,源源不断有订单来。这种情况在三年前已经结束。”董欣说。而“出圈”的关键就是数智化转型。
2022年11月,联诚集团启动首台DFH5内燃机车电动化改造,2023年6月完成改造下线。2023年4月,正式启动首台JN7型内燃车电动化改造,并于9月28日在冷钢投入正式运行,至今有3台JN7型新能源机车在冷钢投入正式运行,并正在改造第4台DF型内燃机车。同时2024年、2025年先后完成攀钢、梁山港等地2台新能源机车交付并正式上线运行,完成新疆陆铁港DF4B型新能源机车改造并投入正式运行。
2025年4月,联诚集团“既有大功率内燃机车新能源动力技术暨整车升级改造”通过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获“该项目在同类产品中总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的鉴定结论。
提建议:支持民营企业“揭榜挂帅”
“湖南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我们深有体会,对于未来我们很有信心!”刘朝晖说。凭借在轨道交通领域多年的耕耘,联诚集团对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思考,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
建议“十五五”规划明确民营经济占比目标,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轨交、绿色低碳、低空经济、国际项目等领域“揭榜挂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资质信誉良好、“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创新成长型民营企业;探索“政策试点容错机制”,在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允许地方政府与民企联合开展政策创新试点,鼓励“先行先试”;明确对民营企业实施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给予更高比例的资金引导或政策支持。
建议国家和地方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在智能制造、智慧运维、智能服务、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比如,针对株洲制造业能级和优势比较明显的区域,可以通过制造业技改试点城市等多种方式,加大政策支持深度;对于当前AI赋能制造业的新趋势和应用现实,加大支持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方向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对于民营经济发展,联诚集团建议,尽快出台清晰、可操作的《民营经济促进法》配套法规,将国家层面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地方层面的具体行动。
“把《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的原则性条款,变成更加细化、颗粒度更小的执行要点和政策。比如在法治框架下,持续优化税费政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民企的支持等,持续增强企业家体验感和获得感,让民营企业敢于投资、敢于创新、敢于拓展市场。”刘朝晖说。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株洲报道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18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