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能链智电转型挑战,营收下滑后能否破解内卷困局?

访客 2025-09-07 17:01:51 36038 抢沙发
能链智电曾是行业领军者,但面临营收下滑的困境,公司正经历转型挑战,试图打破内卷局面,转型能否成功尚待观察,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与疑虑,摘要字数控制在约百字左右。

能链智电以“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之姿踏入资本市场后,市场对这只能源数字化领域的潜力股满怀期待。2025年8月28日,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能链凭借卓越的产业创新能力首次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彰显其产业创新能力和行业标杆地位。

然而,“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的光环与持续亏损的现实形成反差,股价波动剧烈。自2024年起,股价更是如高台跳水,从年初的12.78美元/股下跌至不足1美元,甚至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预警通知书,即便如今也仅在3美元左右徘徊。

能链智电陷入这般困境,背后折射出的是新能源充电服务行业深层次的矛盾。

转型阵痛不可避免

众所周知,能链智电最初以“团油”切入市场,后来推出“快电”成为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由于早期聚合平台烧钱严重,亏损逐年扩大,其转向重资产模式,大力发展储能、EPC工程、光储充一体化等“能源解决方案”业务。

2024年下半年,能链智电又宣布战略聚焦充电平台服务等轻资产业务,依托AI技术重构新能源车充电行业智能供需匹配生态。基于该战略转型预期,市场对其首份年报寄予厚望,然而公司财报却延期四个月方才发布,期间因未能按时提交年报遭纳斯达克警示,一度面临退市风险。

深入剖析其财报数据可以发现,能链智电聚焦决策在短期内给公司财务状况带来了强烈冲击。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收入2.01亿元,同比下滑14%,净亏损9.14亿元,较上年同期逾13亿的亏损额减亏30%。其中,能源解决方案上的收入同比下滑75%,减少额超7500万元;充电服务业务收入为1.69亿元,同比增长31%,占公司总收入的84%。

毫无疑问,能源解决方案业务的大幅下滑是整体收入下行的主因。能源解决方案业务涵盖场站选址、硬件采购、EPC施工等,重资产属性使其在战略调整的浪潮中首当其冲。与之相反的是,能链智电全力聚焦的充电服务业务则展现出蓬勃生机。

不过,能链智电并非只有营收下滑和持续亏损的阴霾,也有一些积极的迹象显现。

财报数据显示,能链智电24年毛利为8,854万元,同比增长40%,同时毛利率也从23年的27%提升至24年的44%。若单看核心的充电服务业务的毛利率,24年全年为50%。此外,能链智电24年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降低了55%、34%、32%,三费整体同比压缩了42%,体现出公司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

能链智电转型背后是应对亏损、竞争和资本压力的主动求变。2024年财报呈现的成绩单与待解课题,印证了转型阵痛的必然性,这些数据不仅是前期战略落地的阶段性验证,更以具象化的成果与挑战,为后续发展锚定了关键坐标。

红海中的生存博弈

中国充电服务行业在经历了最初的跑马圈地后,正不可逆转地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从狂热粗放的“野蛮生长”,转向残酷而理性的“精耕细作”。作为“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的能链智电,正身处这场生存博弈的中心。

一方面,中国充电服务市场是一个没有绝对王者的擂台,群雄割据、派系林立,市场“极度分散”,能链智电(快电)想要凭借聚合模式突围并不容易。

以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的头部专业运营商凭借先发优势,在桩站规模和市场份额上占据领先地位;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为代表的“国家队”选手,依托其强大的电网基础设施和资源整合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以蔚来、小鹏为代表的的车企自建闭环体系为打造品牌护城河和用户体验,纷纷自建充电网络,其闭环属性对第三方充电桩品牌构成挑战。

据观研天下数据,截止2025年3月,我国公共充电桩行业中特来电运营量最高达74.6万台,市场份额19.1%;星星充电、云快充排名第二和第三,运营量分别为65.9万台、61.3万台,市场份额分别为16.9%、15.7%。

对比之下,能链智电的聚合模式虽具有整合资源、提供多元化选择的优势,但在绝对实力面前,尚显单薄。与头部运营商相比,其桩站规模不占优势,难以在局部地区形成规模效应;面对“国家队”,在资源获取与稳定性上存在差距;应对车企自建体系,又缺乏品牌绑定与用户粘性的支撑。

另一方面,中国充电服务行业发展上半场竞争的核心是“跑马圈地建桩”,下半场的竞争焦点已然转向“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能链智电靠聚合模式带来的资源整合优势正逐渐弱化。

其一,运营效率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能链智电在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效率的过程中,面临着数据整合难度大、技术应用成本高、与合作运营商协同不畅等诸多问题。

其二,用户体验决定了用户的选择和平台的粘性。车主能否快速找到可用且可靠的充电桩、支付流程是否便捷顺畅、充电速度是否令人满意、周边配套服务是否完善,这些都将影响他们对充电平台的选择。

能链智电虽通过聚合模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充电桩选择,但在用户体验的细节打磨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黑猫平台上,快电共有46108条投诉,不少用户反馈在使用快电App时,存在会员杀熟、未通知超时且扣百元占位费、绑捆消费、充电出故障车损无人管等情况。

中国充电服务行业的长期赢家应是能连接最多充电桩、服务最多新能源车主、并实现最高效智能匹配的平台,能链智电能还需查缺补漏。

盈利道阻且长

在能源行业极度内卷的背景下,能链智电选择主动收缩,战略聚焦。尽管转型初见成效,但能链智电的盈利之路依然“道阻且长”。

首先,能源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能链智电若想形成足够大的网络效应,就必须为中小运营商提供切实可行的价值方案。能链智电轻资产平台模式的核心是网络效应和不可替代性,其能否吸引并留住足够多的中小运营商,形成足够大的网络效应是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

其次,行业价格战的阴影短期内不会消散,仍是高悬在能链智电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众多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不惜大打价格战,这种恶性竞争导致平台服务费的定价能力被严重削弱,能链智电难以根据自身服务价值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此外,能链智电所依仗的AI智能匹配、运营效率提升等故事,需要转化为桩企端实实在在的“增量收入”和车主端无可挑剔的“用户体验”。这项能力的建设需要持续的技术投入和时间沉淀,绝非一蹴而就。

再有,能链智电仅依靠充电服务佣金,盈利空间十分有限,难以支撑其长期发展。未来能否基于流量和数据,开拓出广告、金融、储能等新的增值服务曲线,是其实现长期盈利的关键突破点。

总的来说,能链智电在提升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的转型之路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而艰难。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yxjz.org.cn/post/163.html发布于 2025-09-07 17:01:5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中青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603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