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谣言满世界飞的时候,真相还徘徊在会议室里。
当网上到处传播“女贪官利用政府服务器挖出1.5亿元比特币”的时候,贵州省纪委监委出面辟谣了。此举值得肯定,在我们国家,即便是贪官也有人权。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原局长景亚萍是今年2月下旬落马的,8月5日,被“双开”,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通报称,景亚萍贪欲膨胀,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项目审批、项目承接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等。
本来很严肃的反贪案件却在网上有了新版本:说景亚萍利用政府服务器挖出327枚比特币,按市值算约为1.5亿人民币。
据多家官媒报道,贵州省纪委监委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景亚萍的案情并不涉及比特币,网上流传的这则消息“是谣言”。上述工作人员说,此消息最初是一些自媒体利用AI(人工智能)生成的,目的是博流量。后来被西南一家媒体报道了,相关部门已就此事进行了沟通。
这起谣言事件,看似荒唐,实则折射出当前信息传播领域的多重隐忧,更凸显了“法治社会中,任何个体的权利都应被尊重”这一核心原则。
人权不因其身份而被剥夺,“即便是贪官也有人权”,这应该成为法治社会的底线共识。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公民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等基本权利受法律保护,即使是涉嫌违法犯罪的人员,其合法权益也不应被随意侵犯。谣言通过虚构“犯罪细节”提前给人“定罪”,实质是对司法程序的干扰,也违背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治原则。
公众对贪腐的痛恨,可以理解,但必须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用虚假信息“反腐”,看似迎合社会大众情绪,实则会稀释反腐的严肃性。当谣言被戳穿后,不仅会让公众对反腐信息产生怀疑,也可能让真正的贪腐线索被淹没在虚假信息中,最终损害反腐工作的公信力。
这则谣言的荒唐之处,不仅在于其内容的虚假,更在于它试图用“反腐”的正当性掩盖对人权的漠视、对法治的轻视。法治社会的成熟,既体现在对违法犯罪的严厉打击,也体现在对任何个体(包括涉案人员)基本权利的尊重;既需要对虚假信息的零容忍,也需要全社会对“真实”与“规则”的共同守护。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以正义之名行不义之实”,让公共讨论回归理性与法治的轨道,才是网络监督的合法正道。
全媒体评论员 张军
微信改版了
现在刷到我们的推文全凭缘分
拜托大家把三湘都市报“设为星标”
让我们的缘分更深一点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2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