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资管巨头施罗德资本和浙江的西子国际凑了 30 亿,跑到上海、杭州这些长三角城市,专找那些打折的写字楼和商场 “捡便宜”。不光他们,美国汉斯集团、新加坡淡马锡这些外资,这半年都扎堆在国内注册私募基金,就等着商业地产降价甩卖的机会。
政策放开也让外资来得更勤快了。6 月外汇局说外资能买商业房产了,施罗德马上就和西子一起搞了个基金。他们专挑那种有点小问题但底子不错的资产,比如西子 4 月花 10 亿买下的静徕坊写字楼。这楼五年前施罗德 15 亿买的,翻新完却亏着卖了。现在俩家又合作,西子负责改老商场,施罗德拉来外国租客,租金能翻三倍。
有财经博主晒出外资私募的备案清单,喊着 “这是抄底的信号”;但房产中介小林留言挺实在:”他们买一栋楼每平米 3 万,我卖套住宅挂 6 万都没人要。” 更直接的质疑来自深圳:”外资赚了租金拍屁股走人,改完的天价商场谁消费得起?”
这些外资和本土企业联手,盯上长三角的优质物业,可能会让市场上的优质资产更快流动起来。那些需要改造升级的项目,说不定能借着这波资金活过来,这对房地产行业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或许是件好事。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2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