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当夏日的微风拂过匣钵墙的肌理,一场意义非凡的艺术盛宴——以“守护与重生”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展,在位于淄博市博山区的颜神古镇景区内,悄然拉开帷幕。
这场展览背后,有淄博市美术家协会、淄博美术馆、淄博书画院给予的学术支持,有中共博山区委宣传部的悉心指导,更有博山区山头街道办事处、博山区美术家协会的联合主办,以及颜神古镇的精心承办。多方力量汇聚,只为呈现一场触动心灵的艺术之旅。
而展览的核心亮点,是博山美术家协会主席宋本明先生的50幅艺术作品。他以故乡博山为灵感源泉,将古窑的沧桑、老街的蜿蜒、老墙的斑驳、槐树的婆娑等独特元素一一勾勒于画布之上。每一笔、每一画,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往事。
驻足在这些画作前,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它们宛如一部无声的纪录片,生动记录了颜神古镇从破败的古窑村到国内头部古镇景区的华丽蜕变。那么,这场蜕变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坚持?记者走进展览,探寻答案。
画展启幕:艺术再现古镇旧貌
当天上午,步入展览现场,记者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50幅画作依次陈列,每一幅都像是一个时光宝盒,带领观众穿越岁月,回到那个充满温情与乡愁的往昔。宋本明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将古窑村的旧貌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画作中,斑驳的《老墙》纹理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那每一道裂痕、每一处剥落,都承载着古窑村的历史记忆;而《儿时的记忆》则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心底尘封的童年,唤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古窑》静静地伫立在画布上,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忙与辉煌,那熊熊燃烧的炉火、匠人们专注的神情,都历历在目。
宋本明与古窑村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他回忆道,自己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每一条街巷、每一段匣钵墙都刻满了儿时的记忆。小时候,家里一直做陶瓷,他常常跟着母亲挑担子送货,走在熟悉的路上,荡悠悠的感觉至今难忘。
30多年来,他痴迷于描绘故乡,每一处景物都深深吸引着他。十五六岁时的他,就常常画后院田野远处的小房子,春夏秋冬,乐此不疲。有一次冬天画雪景,冻到没知觉,便跑回屋暖和一会再出去画,那份执着与热爱,都融入了这50幅作品中。
2015年,当听说古窑村有拆迁改建计划时,宋本明的内心充满了惶恐。对于他来说,即将失去的不仅仅是家园,更是那份深藏在心底的乡愁和文化记忆。于是,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他拿起画笔,用三年时间完成了这50多幅《故乡》系列组画。每一幅画的诞生,都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他前行,倾注了其大量的真心和真情。如今,这批作品在颜神古镇展出,希望能让更多人通过他的画面感受古镇的美,感受他对家乡的热爱。
古镇蝶变:工业遗存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颜神古镇的重生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规划和不懈努力的结果。2018年,颜神古镇启动了整体改造工程,凭借工业遗存与当代艺术的融合设计,活化利用,形成了一个集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复合空间,成为淄博市的文化新地标。
在改造过程中,颜神古镇并未沉溺于过往的荣耀,而是在保护中寻求创新,在传承中谋求发展。古镇保留了13座古窑、完好的街巷以及百余座明清古建筑群落,这些古老的建筑见证了博山悠久的历史,是真正意义上的颜神古镇的精华和缩影。
同时,古镇还引入了现代文旅理念,打造了全国文化出口基地交流展示中心,吸引了众多陶琉大师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入驻。这些艺术大师的到来,不仅为古镇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也为游客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如今,漫步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既有传统的陶瓷琉璃工艺品,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博山陶琉文化的魅力;也有现代的艺术创作空间,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游客们或驻足欣赏,或亲手体验,无不被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所吸引。特别是在一些艺术大师的工作室里,游客们可以亲眼目睹匠人们精湛的手艺,感受琉璃文化的独特魅力。
颜神古镇的重生,离不开其对文化属性的深度挖掘和创新利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标注古城、古镇的“景区”近4000家,有运营的约2800家,其中盈利和微盈利的头部景区仅200余家。而颜神古镇目前已挤身“头部”之列,这无疑是对其发展模式的高度认可。
文化传承:传统与现代的激情交融
沿着此次画展的脉络,从幕后回到台前,颜神古镇的成功,不仅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古镇内,琉璃文化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文化名片。从元代传承至今的琉璃吹制技艺,到现代的艺术创作空间,琉璃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传承和发展。
记者现场采访看到,一些匠人正在专注地进行琉璃吹制,他们的动作娴熟而流畅,仿佛在与琉璃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游客们则在一旁静静观赏,不时发出赞叹之声。除了琉璃文化,颜神古镇还注重对其他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陶瓷拉坯、泥塑、刻瓷、彩绘等传统手工艺的乐趣,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保留了古老的制作技艺,还融入了现代的创新元素,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今,颜神古镇已成为淄博市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代表之一,入选了山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案例。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成为了人们追寻心灵归处、领略文化传承的理想之地。而宋本明的50幅画作,就像50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颜神古镇从古窑村到国内头部古镇景区的重生之路,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眼前的这座千年古镇,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这场画展中,我们看到了艺术的魅力,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淄博朗乡古窑村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亚明深有感触地说,颜神古镇的重生,不仅是物质的重建,更是精神的传承。“它让我们明白,只有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创新发展,才能让古老的记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姜涛 通讯员 张晓涵 许逸群)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20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