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发文禁止两类手术: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其中,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可谓是最近话题度拉满的“明星手术”。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基数庞大、给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手术治疗一度被寄予厚望。
潇湘晨报记者了解到,全国不少地区的医院开展过这类手术,并加以宣传。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认为,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尚缺乏相关临床前研究的直接证据,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和卫生经济学证据。
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尚缺乏直接证据
7月8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发布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通知提到,近期国家卫健委获悉有个别医疗机构开展“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卫健委组织专家对该技术进行评估,评估认为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
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 第1号)有关规定,决定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解读”中介绍,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淋巴水肿等;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
国家卫健委综合评估认为,该技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尚缺乏相关临床前研究的直接证据,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和卫生经济学证据。
有医院已开展,部分医生保持谨慎态度
2025年2月,78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西安接受了“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后一周,已经能认出家人,并且恢复了正常的作息习惯,这一消息迅速登上热搜榜,引发广泛关注。
不过在国家卫健委发文禁止之前,有关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进一步“严格控制”的消息已经传出。湖南一家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向记者透露,由于手术治疗依然处于“探索状态”,自己未推荐过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接受手术。即使在该类手术被叫停之前,对于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名专家对待手术治疗的态度也相当谨慎,认为“没办法的情况下,才考虑尝试”。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2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