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大学学费1年15万喊亏本?管公司、全球研学,钱花的值吗?

最近,上海兴伟学院突然火了,火的原因很简单:贵!一年学费将近15万,住宿费1年还要另加1万。这数字,让不少正在填报志愿的考生和家长惊掉了下巴。

上海一大学学费1年15万喊亏本?管公司、全球研学,钱花的值吗?

但接下来的解释,更让人意外。校方强调,他们是非营利学校,不分红。每年收的学费,不仅不够花,平均算下来,培养一个学生四年,学校还得倒贴进去10万左右。这说法,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

另一个是国际商务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大二就要组团,真刀真枪地去运营管理一个公司,把学的理论用到实战中。这还不算,专业还安排了三次研学旅行:大二国内7天,大三欧洲21天,大四任选一个国家再学21天。这些花销,据说靠学生公司赚的钱加上学校补贴来覆盖。

很多人对“不盈利”的说法直摇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门道:“股东不分红?股东挂职年薪可以高啊!七大姑八大姨挂个职领工资,学校账上还能报销点出国旅游、用车、甚至保姆的工资社保。基金会还能用办学抵税,名利双收。真做慈善?付得起15万一年学费的人需要慈善吗?”

上海兴伟学院提供的“海上漂学期”、“真实运营公司”、“全球研学”,听起来确实和传统大学很不一样,瞄准的是极小众的、追求极致国际化实践体验的群体。校方描述的“小班精英”、“实践为王”、“不愁就业”,也确实构成了一套自圆其说的逻辑。

它值不值15万一年?答案可能因人而异。对于那些负担得起、且极度看重这种独特经历的家庭来说,或许值得。但对于普罗大众,它更像是一个存在于平行世界里的教育样本,提醒着人们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异。

说到底,兴伟学院的争议,核心在于“性价比”的认定和“公平性”的审视。当一所大学把“国际化”、“实践性”做到极致的同时,也筑起了难以逾越的学费高墙,并抛出一个“我们其实在亏钱”的谜题时,公众的疑惑、质疑甚至调侃,都是最真实的回响。它让我们看到,教育的选择可以如此多样,教育的成本也可以如此悬殊,而关于“值不值”、“公不公平”的讨论,永远不会停止。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18970.html

(0)
中青网的头像中青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3日 下午12:39
下一篇 2025年7月3日 下午12: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