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5 月 13 日,美国与沙特阿拉伯达成了一项价值近 1420 亿美元的巨额军售协议,白宫称,此举刷新了两国军售合作的历史纪录。这一消息,瞬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
2017年签署的1100亿美元军售协议,被多方质疑为“意向清单”而非正式合同。布鲁金斯学会分析师布鲁斯·里德尔指出,该协议实质上是包含34项防务合作的“愿望清单”,多数内容仅停留在意向阶段,并未转化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例如,此前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向沙特出售4艘军舰的计划(2015年提出)至今未完成,反导系统合作也未落实。
有分析认为,白宫通过高调宣布此类协议旨在营造外交成果。法国《快报》披露,沙特官方通讯社提及的34项防务协议中,真正具备合同效力的项目极少,国会亦未批准新增大宗军售。里德尔更直接将该协议称为“假新闻”,强调其宣传意义远大于实际经济价值。
有分析认为,沙特近年来在经济转型的道路上步履维艰。沙特的 “2030 愿景” 致力于实现经济多元化,摆脱对石油产业的过度依赖,可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海量资金与先进技术的支持。美国在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强大实力,对沙特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沙特期望通过签署如此大规模的军售协议,加深与美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吸引美国投资与技术,推动自身经济转型。
当前中美在印太、科技等多领域博弈加剧,美国通过中东巨额军售释放信号,既分散国际社会对中国武器实战效果的持续关注,也试图重塑“美国主导安全秩序”的叙事框架。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11214.html